营销中心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大道二段6668号蓉欧智谷大楼11楼
邮箱:scctxkj@outlook.com
你是否见过这样的孩子:在游乐场里,别的小朋友欢天喜地玩滑梯,他却躲在角落,碰都不敢碰;写作业时,明明认识字,却总把 “6” 写成 “9”,把 “b” 看成 “d”;和小伙伴玩游戏,要么用力推人弄哭对方,要么动不动会被一点声音吓得跳起来…… 这些看似奇怪的行为,背后可能藏着一个 “小麻烦”—— 感觉统合失调。
感觉统合失调像一场 “感官交响乐” 乱了节奏,根据涉及的感觉系统不同,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型,每一种都有独特的 “症状表现”。
触觉是我们身体 “勤奋” 的 “侦察兵”,从婴儿时期靠触摸感受妈妈的温暖开始,它一直帮我们感知世界。但触觉失调的孩子,这个 “侦察兵” 却时常 “报错”。
触觉敏感型:这类孩子堪称身体的 “超级雷达”,对触觉刺激反应过度。比如,衣服上的小标签、新衣服的材质,甚至别人轻轻碰一下,都能让他们瞬间 “炸毛”。像有个小朋友,死活不肯穿新校服,原因竟然是 “衣服摸起来刺刺的,像有小蚂蚁在爬”;理发、剪指甲这种小事,对他们来说像 “上刑”,哭闹不止。
触觉迟钝型:和敏感型相反,他们的触觉 “反应慢半拍”。磕着碰着了,别人疼得直哭,他们却像没事人一样;玩橡皮泥时,得使出 “吃奶的劲”,才能感觉到橡皮泥的存在;甚至在人际交往中,可能因为把握不好力度,不小心推搡到小伙伴。
(二)前庭觉失调:平衡感的 “失控列车”
前庭觉住在我们的内耳里,是身体的 “平衡指挥官”,负责掌控我们的平衡感和空间位置感。当前庭觉失调时,这列 “列车” 容易“脱轨”。
平衡感差:走直线、踩平衡木对他们来说比登天还难,经常走着走着会东倒西歪,像喝醉了酒;上下楼梯时,得紧紧抓住扶手,小心翼翼挪动脚步,生怕摔个 “大马趴”;坐车时,也更容易晕车,刚出发没多久小脸煞白,吐得昏天黑地。
空间感知混乱:在空间判断上 “迷迷糊糊”,投篮时,球总是偏离篮筐十万八千里;写字时,字的大小、间距忽大忽小,作业本上的字像在 “跳舞”;甚至连简单的 “左右” 都容易混淆,穿反鞋子、系错扣子是家常便饭。
本体觉是我们身体的“内部 GPS”,能让我们在不看的情况下,也知道胳膊腿的位置和动作幅度。一旦本体觉失调,这个 “GPS” 会开始 “瞎指挥”。
动作笨拙:系鞋带、扣纽扣这些对其他孩子来说轻松完成的事,他们却手忙脚乱,半天弄不好;跑步时姿势奇怪,要么同手同脚,要么跌跌撞撞;做精细动作时,比如用筷子夹菜,更是 “灾难现场”,菜还没夹起来,会掉得满地都是。
力量控制不当:写字时用力过猛,笔尖都能把纸戳破;端水杯时,要么使劲太大把水洒出来,要么用力太小拿不稳杯子;和小伙伴拥抱时,也可能因为控制不好力度,把对方撞得生疼。
阅读困难:读书时跳行漏字,经常读着读着不知道读到哪里了;写作业时,抄写速度慢,还容易抄错,把 “蓝天” 写成 “蓝夫”;做数学题,看漏小数点、看错运算符号,导致答案全错。
空间辨别弱:在画画时,物体的比例、位置总是不协调,房子画得比树还小,人没有脖子;走迷宫时,转来转去却走不出去,急得直跺脚。
注意力分散:上课容易走神,老师讲课的声音像“左耳进右耳出”,刚讲完的内容,转眼会忘;别人和他说话,经常 “没反应”。
语言理解困难:对复杂指令 “懵圈”,比如老师说 “把数学课本、铅笔盒放进书包,然后去操场排队”,他可能只做了其中一步,甚至根本理解不了指令;在语言表达上,也可能词不达意,说不清楚自己的想法。
当孩子出现这些表现时,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初步判断,但之后确诊还需要专业评估。
在日常生活中,多留意孩子的行为细节。比如,孩子是否特别排斥某些触觉刺激(如不喜欢被触摸、抗拒洗澡)?运动能力和同龄人相比是否明显落后(如跳绳总是学不会、跑步容易摔跤)?情绪是否容易激动,一点小事会发脾气?如果这些情况频繁出现,那么要引起重视了。
目前,常用的专业评估方法有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,对孩子进行全面测评。测评内容包括孩子的大运动、精细动作、平衡能力等方面,通过一系列问题和测试项目,得出量化的评估结果。
如果通过观察和初步评估,怀疑孩子有感统失调,建议及时带孩子到医院的儿童康复科、发育行为儿科,或专业的儿童康复机构,由专业医生或治疗师进行诊断。
发现孩子感统失调后,通过科学的干预和训练,大部分孩子都能得到明显改善。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向和方法。
这是治疗感统失调的 “主力军”,通过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活动,针对性地刺激孩子的感觉系统,帮助他们改善感觉统合能力。
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,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通过一些小妙招,辅助改善孩子的感统失调问题,比如创造丰富的触觉体验,增加运动机会使得孩子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,在家里和孩子一起玩亲子游戏,扔接球、跳房子等增强孩子的运动能力。
感觉统合失调是孩子成长路上的“小关卡”,作为儿童康复设备生产厂家,我们始终以专业技术为支撑,用更好的设备为孩子康复之路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