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销中心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大道二段6668号蓉欧智谷大楼11楼
邮箱:scctxkj@outlook.com
人体拥有触觉、前庭觉、本体觉、视觉、听觉、嗅觉、味觉和内脏感觉共 8 种感觉,它们如同精密的 “情报网”,持续收集外界与身体内部信息。但在感觉统合训练中,触觉、前庭觉、本体觉是训练核心,视觉和听觉是综合训练必不可少的感觉。
从儿童成长与环境互动的需求来看,这五大感觉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关键途径。孩子学习走路时,前庭觉维持身体平衡,本体觉感知肢体位置;阅读写字依赖视觉和本体觉协调;与他人交流则离不开听觉和视觉信息处理。相比之下,嗅觉和味觉更多用于辨别气味和味道,虽然对生存至关重要,但在感觉统合失调干预中并非核心。
在失调表现方面,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常见问题,如触觉敏感导致社交退缩、视听统合不佳造成学习困难等,都集中体现在这五大感觉的协同运作上,且在儿童群体中较为普遍。而内脏感觉失调通常表现为身体内部感知异常,如不明原因的腹痛、恶心等,更多需要医学检查和治疗,并非感觉统合训练的核心。
在训练可操作性层面,针对五大感觉能设计丰富多样的训练活动,例如用弹弹床训练前庭觉、旋转平衡训练组合锻炼视觉和本体觉。但嗅觉和味觉训练难以系统开展,内脏感觉也无法通过外部干预直接调节。因此,聚焦五大感觉进行训练,更能有效解决儿童感觉统合失调问题。
感觉统合训练主要针对的五大感觉系统,各自承担着重要功能,且相互协作,共同构建起我们对世界的认知。
触觉:作为人体分布很广、发育很早的感觉,触觉感受器遍布全身皮肤。它能让我们感知物体的质地、温度、压力,帮助我们判断物体是柔软的棉花还是坚硬的石头,是温暖的阳光还是冰凉的水流。
前庭觉:感受器位于内耳,主要负责维持身体平衡、感知头部位置和运动状态。无论是走路、跑步、跳跃,还是感知电梯升降、汽车加速减速,都离不开前庭觉的作用。
本体觉:依靠肌肉、关节和肌腱中的感受器,本体觉让我们即使闭上眼睛,也能清晰感知身体各部位的位置、力量和运动,如手臂的抬起放下、脚的踩踏悬空。
视觉:通过眼睛,视觉帮助我们观察世界的颜色、形状、大小和位置,判断物体的远近和移动方向,是我们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。
听觉:耳朵接收外界声音,听觉系统对声音的频率、音量、方向进行分析,使我们能够分辨父母的呼唤、汽车的鸣笛、音乐的旋律等不同声音。
感觉统合训练通过科学锻炼,对儿童康复有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:
改善感官功能:针对失调的感觉系统进行强化训练,能有效调节感官敏感度。例如,帮助触觉敏感的儿童降低对外界刺激的过度反应,让触觉迟钝的儿童增强感知能力。
提升身体协调性:综合训练促进儿童前庭觉、本体觉与其他感觉协同工作,使身体动作更加协调流畅,减少走路摔跤、动作笨拙等问题,显著改善运动能力。
增强学习能力:视觉和听觉的统合训练,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注意力、记忆力和信息处理能力,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听讲、阅读和理解知识,为学习打下良好基础。
促进情绪稳定:感觉统合失调常导致儿童情绪不稳定,容易焦虑、发脾气。当感觉系统功能改善后,儿童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,情绪调节能力也会随之提升,变得更加开朗自信。
助力社交发展:感觉统合能力的提升让儿童在与同伴互动时表现更自如,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语言和行为,从而更顺利地融入集体,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。
感觉统合训练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儿童与世界正确互动的大门,帮助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克服成长中的障碍,在健康、快乐的道路上稳步前行。